一、古典贸易理论
1,比较优势
这个我要是不会那就有点不合理了,是吧
二、新古典贸易理论
1,罗伯津斯基定理
两个生产部门,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产出增加,而另一部门的产出则下降。
2,赫克谢尔–俄林定理(H-O定理)
其实这个就是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决定贸易。
3,要素价格均等化
1)含义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指出,在自由贸易条件下,通过商品贸易,不同国家间相同生产要素(如劳动力或资本)的价格会趋于均等,但实际应用受限于生产条件、技术水平和贸易政策等因素的差异。
2)案例
我们可以考虑一个简化的例子,涉及两个国家(国家A和国家B),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力和资本),以及两种商品(商品X和商品Y)。
初始状态:
- 国家A: 劳动力丰富但资本稀缺。因此,劳动力相对便宜,而资本相对昂贵。
- 国家B: 资本丰富但劳动力稀缺。这里,资本成本较低,而劳动力成本较高。
- 商品X: 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 商品Y: 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在没有国际贸易的情况下,每个国家都生产这两种商品,但由于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同,各自的生产成本也不同。
引入国际贸易后:
- 国家A 开始专注于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的商品X,因为它在这方面具有成本优势。
- 国家B 则专注于生产和出口资本密集型的商品Y。
随着贸易的进行,对商品X的需求在国家A增加,对商品Y的需求在国家B增加。这导致了以下变化:
- 国家A: 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从而推高了劳动力的价格。同时,由于对资本密集型商品Y的生产减少,对资本的需求降低,资本的价格下降。
- 国家B: 对资本的需求增加,资本成本上升;而对劳动密集型商品X的生产减少,劳动力需求降低,劳动力成本下降。
最终结果:
- 在一段时间后,国家A和国家B在劳动力和资本的成本上趋于接近。国家A的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本成本下降;国家B的资本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下降。这就是要素价格均等化的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例子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实际情况可能因为技术差异、交易成本、政策限制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但它提供了一个框架来理解在自由贸易下不同国家之间生产要素价格趋向均等的基本原理。
3)现实中并没有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原因
实际中,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的应用受到限制,因为完全的要素价格均等化需要非常严格的条件,如生产技术的完全一致、没有交易成本、没有要素流动的限制等。实际的国际贸易环境中,这些条件往往难以完全满足,因此要素价格的完全均等化很少发生。
4,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
1)含义
贸易引发丰裕要素的实际收入水平上升,稀缺要素的实际收入水平下降
2)影响
例如,假设一个国家劳动力丰富而资本稀缺。在对外开放贸易后,该国倾向于增加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这增加了对劳动力的需求,提高了劳动力的实际收入,同时由于对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减少,对资本的需求下降,从而降低了资本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3)局限性
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的适用性受到一定限制,因为它依赖于赫克谢尔-俄林模型的假设,如两国两商品、不完全的要素流动性、固定的生产技术等。现实世界中的复杂性可能会使得定理的预测与实际情况有所差异
5,里昂惕夫之谜
1)含义
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这一结论与H-O理论相反,故称之为列昂惕夫之谜
2)解释
- 要素密集度逆转:在解释里昂剔夫悖论时,要素密集度逆转论指出,虽然美国的进口商品在国外可能是以劳动密集型方式生产,但是在美国,这些商品的生产过程却是资本密集型的。因此贸易伙伴国(劳动力丰裕的国家)出口商品的行为服从H-O理论,但美国则不符合H-O理论。
- 自然资源:加罗斯拉夫·瓦尼克(Jaroslav Vanek)指出,里昂剔夫的实证检验主要针对两要素(劳动和资本)模型,忽略了第三种重要要素—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与资本在生产中往往是互补的,一些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如能源,通常也是资本密集型产品。然而,美国的某些自然资源是相对稀缺的(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如石油。这样,美国的大宗进口商品中很多是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因此,仅从资本和劳动角度,无法解释美国为什么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商品,但考虑自然资源这一要素后,实际上美国进口的是其稀缺的自然资源,而不是资本,里昂剔夫悖论就不再成立
- 人力资本:用做生产要素的“劳动”是一个太过笼统的概念,由于质量上的差异,劳动一般可区分为非熟练劳动(unskilled labor)和熟练劳动(skilled labor)两类。其中熟练劳动是指具有一定技能的劳动,这种技能不是先天具备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培训等手段积累起来。这样对熟练劳动的投资累似于对物质资本的投资,我们称熟练劳动为人力资本。加入了人力资本之后,资本的范畴包括了人力资本,里昂惕夫之谜也就可以解释了:美国在劳动者质量方面,熟练劳动相对丰裕,非熟练劳动相对稀缺,因此,美国出口熟练劳动生产的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非熟练劳动生产的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
- 美国的关税结构 特拉维斯(W.P.Travis)在上世纪60年代初用美国的关税结构来解释里昂剔夫悖论。根据H-O模型和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的分析,贸易使美国丰裕要素(资本)的实际收入增加,而使其稀缺要素(劳动)的收入减少,所以美国劳动者更倾向于贸易保护主义(实际就是如此)。因此,美国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关税比较高,一般都超过25%;相反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关税水平比较低。这种关税结构必然会导致美国的贸易方式偏离其自然的比较优势,从而使美国进口更多的资本密集型商品
- 需求逆转(对资本品需要太多了):虽然美国的资本比较充裕,但如果美国消费者的消费结构中,资本密集型商品(以制成品为主)占据绝大部分比重,那么美国则有可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三、其他贸易理论与扩展
1,模仿滞后假说(放松了两国采用相同技术的假设)
波斯纳,1961. 放松了H-O模型各国采用相同技术的假设。国家1为技术领先国,国家2为技术模仿国。
模仿滞后:国家1发明出新产品后到国家2的厂商生产出它的复制品所需要的时间间隔。
需求滞后:产品从在国家1出现到被国家2的消费者接受并作为其目前使用产品的替代品所需要的时间间隔。
净滞后:从国家2产生对新产品的需求到其模仿出新产品的时间间隔。为模仿滞后扣除需求滞后。
2,生命周期理论
3,林德重叠需求理论(放松了两国偏好相同的假设)
林德,1961. 几乎完全以需求为导向解释国际贸易。
消费者偏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收入水平;一国的人均收入水平决定着该国具体的偏好模式。一国具有代表性的消费者的偏好依次形成对产品的需求,该国厂商生产产品来逐一满足这些需求。因此,一国生产的商品种类就反应了该国的人居收入水平的变化。这一系列具体商品形成了一国出口的基础。
贸易格局:贸易将发生在那些具有重叠需求的商品上。
与人均收入水平差异较大的国家相比,人均收入水平相似的国家之间制造业产品国际贸易机会更多。
产品存在差异化,国家间进行产业内贸易。
4,差异产品
1)差异产品的概念
2)新H-O模型(垂直型差异产品贸易模型)(放松了两国生产同质商品的假设)
新H-O模型,也称为新Heckscher-Ohlin模型或垂直型差异产品贸易模型,是国际贸易理论的一个重要发展,由Falvey在1981年和Falvey & Kierzkowski在1984年提出。这个模型扩展了传统的H-O理论,主要关注在全球贸易中不同国家生产和交易质量不同的商品。
意思就是本国有资本优势,可以专注生产质量较好的商品,外国资本劣势,可以专注生成质量较差的商品。最终,由于需求多样化,每一个国家都是需要高质量商品和低质量商品的,因此即使两国生产质量差异也可以进行贸易。
3)克鲁格曼模型(水平差异产品贸易模型)
克鲁格曼模型(Krugman Model),由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于1979年提出,是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模型。它主要关注水平差异产品的贸易,即那些在功能上相似但在品牌、风格或质量上有所不同的产品。这一模型与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形成对比,强调规模经济和消费者对产品多样性的偏好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案例:智能手机市场
在智能手机市场中,各大制造商生产功能上相似但在设计、用户界面、附加功能等方面有所不同的智能手机。
- 美国的智能手机制造商:可能专注于高端市场,提供先进的技术,独特的操作系统和用户界面,如苹果的iPhone。
- 韩国的智能手机制造商:可能强调设计创新和多功能性,如三星的Galaxy系列。
- 中国的智能手机制造商:可能专注于性价比较高的产品,满足中低端市场需求,如小米和华为的手机。
尽管这些智能手机在基本功能上相似(即都能进行通话、上网、拍照等),但它们在品牌、操作系统、用户界面、相机技术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化的产品在全球范围内被消费者所接受,从而推动了国际贸易
其实上面精简一下,就是下面这句:
国际贸易提高整个社会福利有两种来源:1,厂商产量提高实现规模经济利益,降低生产成本,消费者可以用更低价格购买消费品;2,产品品种增加,消费者可以有更多选择。
4)布兰德—克鲁格曼模型(相互倾销模型)(寡头垄断市场的贸易模式)
这两个厂商在自己国内原本都是垄断厂商,收取的价格是高于边际成本的,因此国际市场扩大后,他们支付运输成本运到外国去,用更低的价格出售商品,也是可以接受的。
倾销暗示着价格歧视会促进国际贸易。 假定国内和国外分别有一个垄断厂商,生产相同产品,边际成本相同,市场间运输成本也相同。为维持垄断地位,厂商不会增加国内市场产量。但倾销意味着各厂商都有进占对方市场的动力,并以高于边际成本但低于国内价格的售价销售其产品,增加利润。两个厂商的共同行为导致在存在运输成本的情况下仍会发生同质产品的国际贸易,此即为相互倾销。相互倾销浪费了运输成本,但打破了封闭经济时的纯粹垄断。竞争所带来的利益有可能弥补运输成本的浪费。社会总福利不确定。
5,例题解答
1)在相互倾销模型中,需求及供给结构相同的两国为何会发生同质产品的相互贸易,贸易的福利效果如何?
在国际贸易理论中,相互倾销模型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尤其是在解释为什么两个需求和供给结构相同的国家会发生同质产品的相互贸易。这种模型通常出现在寡头垄断市场环境下,如布兰德-克鲁格曼模型所描述。
为什么会发生同质产品的相互贸易
- 市场分割和价格歧视:企业可能在不同国家的市场中采取不同的定价策略。例如,为了获取更大市场份额或利用不同市场的价格弹性差异,企业可能在外国市场上采取较低的价格策略(倾销),同时在国内市场上维持较高的价格。
- 规模经济:当生产规模增加时,单位成本降低。为了充分利用规模经济,企业可能会在国际市场上销售额外的产量,即使这意味着在外国市场上以较低价格销售。
- 战略竞争:在寡头垄断市场中,公司可能通过在对方的国内市场上倾销产品来进行战略竞争,旨在削弱竞争对手的市场地位或利润。
贸易的福利效果
- 消费者福利(竞争促进效应):短期内,倾销可能导致消费者享受到更低的价格,从而提高消费者福利。
- 生产者福利:对于倾销国的生产者而言,倾销可能意味着短期的市场份额增加,但可能伴随长期的价格战和利润压缩。被倾销国的生产者可能面临市场份额和利润的损失。
- 总体福利影响:长期来看,持续的倾销行为可能导致市场失效,包括产业结构扭曲和不健康的市场竞争环境。这可能对两国的福利产生负面影响。
- 政策回应:政府可能对倾销行为做出反应,例如实施反倾销关税。这种政策回应可能保护国内产业,但也可能导致国际贸易紧张和效率损失。
总结
在相互倾销模型中,即使两国有相同的需求和供给结构,也可能因为企业的市场分割策略、利用规模经济和战略竞争而发生同质产品的相互贸易。虽然短期内可能提高消费者福利,但长期来看,这种贸易模式可能对生产者和总体福利产生负面影响,需要政府通过适当的贸易政策来平衡。
2)在克鲁格曼的垄断竞争贸易模型中,需求及供给结构各有何特征,贸易的得益是如何产生的?
需求:偏好有特定风格、品种、品牌的商品;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的价格敏感度不同。
供给:规模经济;多样化商品
得益:同上